當押歷史

 

當押業歷史簡介

當押業是一個古老行業,源自南北朝時期,已有一千陸佰多年歷史,當時叫質庫,從佛寺開始,作為一種善舉,所得利息當作日常營運,直至唐朝開始流入民間,到清朝最為鼎盛。當時當鋪分為皇當、官當及民當,顧名思義,皇當乃皇室資金,官當乃官府資金,而民當就是民間資金。

 

直到日本侵入中國,當鋪近乎銷聲匿跡,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到現在也有當鋪在經營,香港一直以來也有當鋪存在,到今天也有超過一百間當鋪在經營。


當押業起源及香港當押業歷史簡介

 

典當業是人類其中一種最古老的行業。據文獻記載,典當業萌芽於漢代。而後世典當業則始於一千多年前南北朝時代的佛寺。其時叫「質庫」,作為一種善舉,所得利息,作日常營運之用。直至唐朝開始流入民間,到清朝最為鼎盛。其時當鋪分為「皇當」、「官當」及「民當」,顧名思義,皇當乃皇室資金,官當乃官府資金,而民當就是民間資金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入侵中國,當鋪近乎絕跡。戰後,當押業開始復元,近年中國內地經濟起飛,當押業正在蓬勃發展中。

 

香港的當鋪早於清朝道光時期已有十餘間。位於元朗的晉源押舊址,雖然早已不再營業,但據說是香港最古老的當鋪,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。香港開埠後,英國管治初期,經營當鋪並無規定要領取牌照,及至一九二六年,港英政府為加強規管,開始頒佈典當法例,自始,當押業變成一門專門生意,須領正牌及接受當押業條例規管。及後至七十年代,香港政府為了解決「賊贓問題」,立例規定押物人必須出示身份證及報上住址,才能完成交易。

 

二次大戰,香港淪陷,本港當押業亦受打撃,直至一九四五年香港重光,其時百廢待興,市民生活艱苦,當押業亦開始蓬勃發展。港九押業商會亦於一九四七年成立,其時會員有十一個。發展至現今全港其有約一百八十多間當鋪,會員亦增至一百七十餘個。

 

現今,人們所典當的物品和昔日的已大不相同。以往生活水平低,拿來典當的除金飾珠寶手錶外,多是日常用品如衣服、棉被、皮鞋、雨傘等,大小型家電如雪櫃、電視、電飯煲、收錄音機及衣車頭等也不少。總之,凡有市場價值的物品也可拿來典當。由於需要地方存放大型物品,所以舊式的當鋪多是三、四層樓高。不過,隨著經濟的發展,社會普遍富庶起來,舊衣服、舊家電等已沒有市場價值。所以,現時的典當物品主要是貴重的金飾珠寶,名牌手錶及新穎的電子產品等等。一個堅固的大型夾萬已可存放所有物品,於是迷你型的當鋪便應運而生。

 

自八十年代後,內地經濟改革開放,本地工廠逐漸北移,香港經濟亦由製造業轉型至金融及服務性行業為主。近年,銀行服務漸趨多元化,信用卡盛行,加上財務公司成行成市,港人借貸渠道增加,典當的生意自然萎縮。不過當鋪為有需要「應急錢」的朋友所提供的快捷、方便、固定的合理利息、私隱度高、自由度高(限期內可隨時贖回典當物)、安全性(過期不贖的物品不會被人追數)等優越服務,都是其他財務機構望塵莫及的。

 

常言道:「適者生存,不適者淘汰」此乃大自然的定律,但願當押業能在這歷史洪流沖撃下自我增值求變、求進取,尋找生存之道,使這傳統的古老行業得以世世代代延續下去。